close

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中國時報【倫潔瑩╱文】

一個城市的街頭文化反映著草根的想法,塗鴉令新一代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學態度,不被建制束縛,讓想像力飛馳,讓靈魂釋放的表達。

延綿馬路旁的塗鴉,這不是柏林圍牆,這是通往M50途中的一道風景線。

中國的藝術現象就如這個國家,平地一聲雷,在世界藝壇風起雲湧,拍賣價屢屢打破紀錄。造就多少畫商、拍賣公司意氣風發,至於藝術,少數真的富起來了,但「窮畫家」還是以窮的居多。

幾年前,初看到一本雜誌,名為「藝術財經」,我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,兩個強烈相反的觀念,竟然堂而皇之的擺在一起,更了不起的是雜誌每年一度的「藝術權力榜」排名,一百強裡:拍賣行、畫廊、代理、策展人、和少數藝術家一比高下,看誰這一年最有權勢。

今天中國的藝術界,是一個萬事向錢看的世界。沒權沒勢的年輕藝術家,如何自處。

幸好有M50和一些心向藝術的策展人。

無圍牆的藝術堡壘

看到長長的滿牆塗線上英英字典鴉,拐一個彎,就到M50。這條塗鴉長廊,有著與柏林圍牆的肆意和狂熱,也帶著濃濃的控訴:求求你,給年輕藝術家一個空間!

M50,是上海莫干山路50號的藝術園區。莫干山路位於上海市中心蘇州河畔,由於臨河,方便水道運輸,上世紀三十英文補習推薦年代起,這一帶倉庫林立,也有很多輕工業的工廠。

這裡是上海春明粗紡廠原址,占地35.45畝,41,000平方米的工業建築群,包羅二十世紀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。

2000年前後,很多港台藝術家、建築師已經進駐蘇州河的倉庫區,建立工作室,愛其空間寬廣、古祖味濃。經過幾年的沉澱,逐漸自成一格。上海市政府是在2005年正式把莫干山路50號定性為上海創意產業聚集區之一,還給這創意園取了個很有型的名字M50。

追溯北京798藝術區的誕生,也是由於藝術家的聚集,形成一種獨有的氛圍,加上政府政策的導向,除了畫家工作室、藝廊雲集,凝聚了一群藝術工作者和愛好者,這種文化氛圍吸引了攝影工作室、建築事務所、環境藝術設計、影視製作所、雜誌社、平面設計公司等,紛紛以此為基地,還有咖啡室、時裝店、飾品店進駐,遊客紛至沓來,成為傳統景點外的一種選擇。

M50就是沿襲這理念而成立。

像798,M50內有很多畫廊和藝術空間。有人說這裡是沒有圍牆的藝術堡壘。

表達自我美學態度

最近,我常去M50,因為認識了一些單純、熱愛藝術的策展人,他們舉辦了很多年輕藝術家的聯展,題材不主流,也不會熱賣;賣不了錢,成功的畫廊不會把他們放在眼內,但作品充滿誠意,時而激情澎湃,流露創作理想,時而充滿控訴,吶喊對生命對藝術的熱愛。也不得不表揚策展人的包裝,以言之有物的主題涵蓋不同藝術家的作品,最近欣賞過的,包括:「視而不見」、「反射」、「非視覺」、「模擬人生」等等。

上海M50和北京798齊齊入選世界十大創意區域,原因來自園區的活力、影響力和創造力。

最近聽說上海市政府計劃拆除通往M50的塗鴉牆,發展成「精緻」的地貌,如果是真的話,那會很可惜,一個城市的街頭文化反映著草根的想法,塗鴉令新一代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美學態度,不被建制束縛,讓想像力飛馳,讓靈魂釋放的表達。如果連這最後一片樂土都消失,藝術,將會只為富人炒賣而服務,淪為城市可有可無的裝飾品,那將會是中國人的悲哀。

商業味在M50,正在慢慢的渲染,趁現在藝術味尚未被淹沒前,多來走走,支持一下當今沒權沒勢的中國年輕藝術家。

(倫潔瑩,多益考試聽力廣告人,現居上海。以創意人自居,卻不甘只做創意,且喜作育英才,舞文弄墨)


605152B0E774288B
arrow
arrow

    n77pd95z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